索引号: 113706810042747113/2024-09754 成文日期: 2024-05-15
发布机构: 龙口市水务局 组配分类: 文字解读
【文字解读】《龙口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解读
发布日期: 2024- 05- 15 11: 12 访问次数: 字号:[ ]

一、修订背景

山洪灾害作为自然灾害之一,其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预报预警难,在局部地区引发的灾害经常是毁灭性的,防御非常困难。今年以来,南方多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水利部坚决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组织各级水利部门进行相关防汛预案修订工作。

为提高防御山洪灾害和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山洪灾害应急指挥体系,依法、科学、高效、有序组织开展山洪灾害应急防御与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山洪灾害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水务局修订《龙口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二、修订过程

此次修订《龙口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根据前期《山洪灾害防御动态管理清单》修订完善,增加了山洪灾害防御范围,扩大至河道下游沿河村,优化了降雨预警指标,细化了预警发布程序及响应,保障全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高效有序。预案于2024年4月初开始修订,经水务局党组研究同意后,2024年5月15日以龙口市水务局文件印发实施。

三、决策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防总《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四、出台目的

提高水务部门处置山洪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规定山洪灾害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环节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指导全市山洪灾害突发事件的风险防控、监测预警、转移安置、抢险救灾、保障措施等工作,构建一个定位科学、分工合理、协同一体的突发事件防范应对体系,科学有效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五、主要内容

《预案》共分为九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则,明确了编制目的、编制依据、编制原则、适用范围、预案审批及修订等。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突发性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第二部分为基本情况,包括了龙口市的自然情况、经济社会情况、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山洪灾害防御状况等相关具体情况。

第三部分为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重点考虑头顶小型水库和塘坝溃坝对下游沿河村的威胁区域。

第四部分为组织体系,明确了市镇村三级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考虑山洪灾害发生的突发性,建立自上而下的一般情况预警流程和自下而上的特殊情况预警流程,提高反应效率。

第五部分为监测,明确了雨情水情监测预警的临界值、信息获取方式、通信方式。

第六部分为预报预警,明确了预报内容及等级划分,预警流程、预警发布及应急响应。

第七部分为转移安置,明确人员转移范围、转移方案及路线、安置方案及地点、注意事项等。

第八部分为抢险救灾,明确了抢险救灾准备和抢险、救灾

第九部分为保障措施,明确了汛前检查、宣传教育及演练、纪律。

六、重要举措

此次修订根据山东省、烟台市山洪灾害防御动态管理相关要求,重点修订了以下内容。

1、强化组织体系。由于山洪灾害突发性强,从降雨到发生灾害之间的时间短,需要建立快速、高效、覆盖到村组户的组织体系。预案建立市、镇、村、组、户的组织体系。

2、扩大山洪灾害防御范围。根据前期《山洪灾害防御动态管理清单》修订完善,增加了山洪灾害防御范围,扩大至河道下游沿河村。

3、强化目标导向。一是明确全市山洪灾害危险区,均是有头顶库头顶塘坝的村、山区沿河村;二是明确不同降雨时段的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值;三是建立覆盖全市的37处自动雨量监测站网,通过多途径发布、查询雨情信息;四是明确预报内容、预警流程,并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紧急情况预警程序,及预警应急响应;四是贯彻生命至上的理念,要求细化群众转移路线、地点、转移方案等措施,明确转移遵循原则。

4、实行“叫应”机制。明确在预警信息发布后、转移安置后,均应实行“叫应”机制,形成信息闭环,确保群众安全。

七、重点解读

1、山洪灾害:是水灾的一种表现形式,由持续性高强度大暴雨所致,又因发生在山丘区,故称之为山洪灾害。

2、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降水是引发山洪灾害的最直接原因;地形是导致山洪灾害的基础因素;人类活动是加剧山洪灾害的重要原因。

3、山洪灾害主要特点:季节性强,频率高;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来势迅猛,成灾快;破坏性强,危害严重。

4、山洪灾害危险区:根据龙口市地质特点,没有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条件,危险区主要是头顶小型水库和塘坝溃坝对下游沿河村的威胁区域。根据龙口市水库、塘坝、河流等工程情况,龙口市危险区属一般危险区。

5、预警指标:监测点1、3、6、12和24小时降雨量达到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的理论值,具体运用需要结合前期影响雨量、水利工程蓄水量、工程安全状况等确定。

6、预警和应急响应:达到预警等级并启动时,各组织指挥机构和相关责任人等应立即采取的措施,。

7、预警信息发布后、转移安置后,均应实行“叫应”机制。

8、组织指挥机构及各部门负责人如遇工作变动的,由接替其工作的人员接受相应职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