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花饽饽 “龙”重入驻国家博物馆 我市手艺人赵静三百余件作品大放异彩

发布日期:2024- 02- 22 10: 35      浏览量:

字号:

龙运垂祉,光耀神州。新春佳节,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推出“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呈现了一场关于中国“龙文化”丰富内涵的文化盛宴。在展陈最后一部分,用皮影、年画和花饽饽呈现出民间文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其中,华丽精致的花饽饽就出自我市手艺人赵静之手,今年春节期间,赵静与家人、朋友前往国家博物馆,亲眼见证了这倍感荣耀的画面。

赵静这套作品,以“龙”为主题,由四层花饽饽组成,总计三百多件作品。下面三层主要为葫芦、桃子、百岁、金鱼、老虎等组成,相对来说,制作比较简单,顶层的龙头最为繁复,除了考验手工精细程度之外,还要考验各种小件的组合与色彩搭配。顶层的龙头有着金黄饱满的龙身,栩栩如生的龙须、龙眼,点缀其间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鲜艳饱满,各种鱼、鸟、花令整体造型突出吉祥、如意、富贵、喜庆的主题。

在国家博物馆现场观看自己的花饽饽作品,赵静坦言,自己的作品登上国家大舞台,感觉十分震撼,也备受激励。作为一名龙口人,她更是感受到满满的荣誉感。她说,自己的作品入驻国家博物馆,其实也十分幸运。当时,工作人员遴选作品时,她将自己制作龙凤主题花饽饽的照片发给了老师,没想到一下子就被选中了。“我们家人都特别激动,所以春节假期特地去北京见证了这一幕。”

今年42岁的赵静,可谓从小就处在花饽饽的“福窝”中。母亲曲丽荣是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胶东花饽饽习俗”代表性传承人,制作花饽饽有50多年的经验。2009年,她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栏目,展现了花饽饽的无穷魅力。赵静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制作花饽饽,起初只是为母亲打下手,随着母亲年纪越来越大,她就接过了这门“花”的手艺,成为周围响当当的花饽饽制作达人。

如今,师从母亲的赵静将爱好变成事业,在财源花苑开了属于自己的花饽饽制作门店。平日里,逢年过节、结婚旺季,她都会接到一些花饽饽制作订单。说起花饽饽,赵静总是有着聊不完的话题。花饽饽一般是用发面,一是做出来外观好看,二是取“发”字,意为“大发”。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有着不同的寓意,例如牡丹代表富贵,鱼代表富裕,龙和凤则代表吉祥,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着美好寓意。

作为民间传统艺术,花饽饽不仅是展示出手艺人的匠心,更传承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符号,承载着时代变迁的见证。回到龙口的赵静,依旧每天快乐地围绕着花饽饽忙活,一块块面条从她手中华美变身,成为艺术品,展现着非遗文化的别样精彩。  

记者 刘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