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我偶然看到孩子拿了一个有针头的‘注射器’,在给一个硅胶玩具打针,我问她在干啥,她说在打气。”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仔细询问后得知,玩具还是她给孩子买的,当时只听孩子说这个是近期流行玩具,她就以为是个普通的解压玩具,没想到里边还有个注射器。
记者了解到,这类“注射器”玩具叫挤痘痘解压玩具,流行了一段时间,现在已经不是最火的时候了。该玩具内含硅胶小玩偶、1个5毫升针管和一个平头针头,是用针筒往硅胶玩偶里面注射水或者空气,让小玩偶身上鼓起泡泡,然后再挤掉。因为新奇、有趣、解压,再加上一两元一个的低廉价格,吸引了很多小学生购买。而不少家长都是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让孩子钻了空。
“我还给孩子买过萝卜刀,3元钱一把,后来看新闻说有孩子被萝卜刀划伤了,我就把萝卜刀没收了。”“有一种折叠蝴蝶刀,我家俩孩子一人一把。”“最近我们家买了不少扭蛋小玩具,太迷你了,也就是孩子大了,如果家里有小宝宝的,不建议买。”采访中,记者还听不少家长说起各种各样的流行玩具,可谓是五花八门,但大多数价格都不高,几元钱到十几元钱就能买一个,在孩子们之间流行一段时间就会销声匿迹。另外,记者发现,这类玩具大多数没有明确的厂名、厂址、合格证等标识,且多少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此,本报提醒广大家长朋友,选购文具、玩具时,应尽量到正规商场和商店购买,不要购买“三无”产品,购买时须注意产品适用年龄范围或警示说明,为玩具上好“安全锁”。同时要对孩子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记者 王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