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810042748269/2023-00254 成文日期: 2023-01-30
发布机构: 龙口市政府办公室 组配分类: 报告全文
2023年龙口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日期: 2023- 01- 30 10: 50 访问次数: 字号:[ ]

—— 2023年1月30日在龙口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龙口市市长  李万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上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沿着中共龙口市委“全面领先、跨越赶超”的发展思路,聚焦“215”战略、“5·10”工程,笃行不怠、奋发实干,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阔步向前,本届政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 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达到1382.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8%,达到11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县域综合实力跃升至全国第九,继续领跑山东。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连续第三年获评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 转型动力强势崛起。“十大产业链条”全面升级,高端低碳绿色新材料产业园、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华为大数据产业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铝产业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十大重点项目”提速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幸福连城·龙口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启用,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顺利落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国家管网LNG、中石化LNG、华为“一体一园”等“战略级”项目提速建设,引领龙口未来发展的新动能蓄势待发。

—— 企业活力深度激发。“十大制造业领军企业”齐头并进,南山集团、道恩集团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山东省民营经济百强企业,联合化学、胜通能源成功上市,南山智尚获国际金羊毛标志认证,道恩钛业蝉联国家能效、水效“双领跑”标杆企业,隆基集团评为国家铸造行业排头兵企业。我市荣膺山东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 城市魅力不断彰显。“十大城市区片”全面起势,北河、常伦等4个区片实质性启动,“融合东西两城、贯通南北山海”的发展格局加速构建。中央商务区建设稳步推进,市民活动中心、佰盛广场完成主体建设,港城城市综合体、科创中心顺利推进,保利广场成为商业新地标,城市新区的首位度、集聚力明显增强,商圈经济、楼宇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 共建能力全面提高。“十大民生事项”、20件为民服务实事扎实推进,镇街公办幼儿园和老旧小区集中供暖基本实现全域覆盖,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和违法建设治理经验在烟台全域推广。面对疫情冲击,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全面提高疫苗接种率和医疗救治能力,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优势持续巩固。聚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县域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2年,一、二、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2:49.1:47.7。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10个项目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28个项目列入全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总投资3100亿元的117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稳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4.5%。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成功入选省级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1处,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59.7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2.6亿元,增长0.9%。旅游业总收入达到87.9亿元,增长8.5%。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2亿元,增长72%。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39万亩,新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认证“三品”农产品12个,新增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6个,新建设苹果示范园7个,海洋牧场总面积突破9万亩。我市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兰高镇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3个村获评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企业向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创新推行“大小专员”服务企业制度,新增“四上”企业111家,284家骨干企业启动倍增计划。国家级“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6家和10家,省级“单项冠军”“瞪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12家、15家和59家。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344家,其中企业3599家。

(二)全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发力。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8个,七甲镇跻身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拿地即开工”“标准地出让”“四证齐发”全面推开,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率达到98%。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纵深推进,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晋升全国首位,获评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农村、国企、科技、教育、医疗、应急、粮食等领域改革迈出新步伐。扩大开放积厚成势。成功举办华为城市智能体与云产业大会、上海招商推介会等重大活动,总投资1400多亿元的53个项目集中签约,2家央企在龙设立子公司。全年到账外资2.91亿美元、利用内资280亿元,分别增长20%和30%。积极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完成进出口370亿元,其中出口272亿元,分别增长3%和15%。创新驱动多点开花。新建省级以上科创平台5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41家和150家。4家企业上榜首批“好品山东”品牌,5家企业入选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新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2件,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18项,荣膺首批山东省质量强市。开展“人才龙口嘉年华”系列活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高校开展校地合作。新引进各类人才5877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06人,被评为山东省青年人才首选城市。金融服务提质扩面。新增商业银行2家、证券营业部1家,新设立产业基金2个。深入开展“融资接地气、纾困解难题”活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481亿元和1012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208.8亿元和251.5亿元,4家上市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42.72亿元。

(三)全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市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完成“三区三线”划定,预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1.5%。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4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个,新增集中供热面积94.6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5000户,完成雨污分流改造7.8公里。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启动运行,建成5G基站80个,新增汽车充电桩439个,入选山东省城市更新试点市。乡村振兴全面提速。高标准创建诸由观镇美丽乡村样板示范片,打造省级示范村4个、标准村2个,黄山馆镇入选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完成供水管网改造村庄55个、饮水安全提升村庄49个、农厕改造358户、清洁取暖改造1.3万户,硬化农村通户道路33万平方米。全域推进农村拆违“三见行动”,95%的村庄实现整村违建“清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保持烟台领先,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潍烟高铁龙口段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大莱龙铁路实现全线电气化运营。交通公路三年提档升级行动正式启动,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改造8条,新建、改扩建城区道路7.7公里。泳汶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王屋水库增容、泳汶河堤顶路和兰高泵站建设有序推进。2个LNG码头、7个裕龙岛泊位和10万吨级航道加快建设。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8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0万标箱。

(四)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扎实做好中央、省第二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深化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5.7个百分点,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下降23.7%和10%,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系统推进水源地保护、河湖清违、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国控河流断面、近岸海域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土壤污染防治能力持续增强。节能减排有序推进。加大限制类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淘汰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4台,关闭高污染生产线3条。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8万千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投用。生态修复系统开展。实施7处采石场、6处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高质量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新增绿化造林102亩,修复退化林205亩,疏港高速海防林生态廊道获评山东省森林生态廊道样板工程。

(五)全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民生保障水平持续增进。全年民生投入86.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社会保障明显改善。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城镇新增就业120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分别增加119元和188元,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6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953元和745元,累计发放优抚对象抚恤金1.3亿元、低保和特困人员保障金8261万元、老年人生活津贴3150万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纵深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和“县管校聘”改革,创造性开展“智慧招生”和“阳光均衡编班”,下丁家中心幼儿园完成主体工程。健全城乡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中医院改扩建、烟台西部气膜实验室建成投用,区域重点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新建工程扎实推进。实施3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引进专业养老服务机构1家,全市养老机构达到22家。公共文化、全民健身体系逐步完善,非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社会大局稳定向好。实施公安三年作风整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禁毒、反诈骗、反邪教、打盗抢。我市荣获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创新推行“网格善治”“溯源调解”模式,安全生产、信访稳定、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食药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慈善、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实现新进展,对台事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新闻出版、气象地震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六)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机关工作效能持续增强。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审计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9件、政协委员提案159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诉求17万余件。出台《政府工作规则》和四项制度规范,政府系统工作体系更加完备。以打造清廉建设标杆城市为引领,持续纠治“四风”,创新开展“副局长现象”整治专项行动,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纠治了一些顽瘴痼疾。纵深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干部执行力先锋标兵”和“羚羊奖”评选,广大干部在项目攻坚、疫情处置、安全生产、违建治理、保卫党的二十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壮筋骨,“率先干、模范干、主力干”的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复苏步履维艰、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的重重挑战,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接踵而至的挑战。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推进一系列创新性实践,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不畏艰难、不懈奋斗,先后打赢战疫情、稳经济、保主体、防风险等一场又一场硬仗。特别是历经三年防疫“大考”,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广大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连续奋战,坚守核酸检测、隔离转运、流调溯源、医疗救治等抗疫一线,用无私无畏守护龙口平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龙口人都是这座城市的英雄,每一个守望相助的瞬间都值得铭记,每一个携手奋斗的日子都闪闪发光。经过三年鏖战,我们如今更有能力、更有底气、更有斗志应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龙口人民必将夺取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

回首过去一年,风险前所未有,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实现龙口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凝聚起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向深化改革要活力、向扩大开放要空间,在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中塑造新优势、开创新局面。

过去一年,我们走过的道路异常艰辛,取得的成绩殊为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合力攻坚、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驻龙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各驻龙单位,向关心支持龙口发展的海内外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向英勇无畏的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和不足: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实体经济还面临不少困难;产业链创新链亟待优化,发展潜能还没有充分激发;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乡差距较为明显,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资源供给尚不均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仍然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干部的能力素质还有不少差距,政府治理效能仍需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在迈上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为全国百强县江北龙头,我们要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先行者。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目标定位和烟台市委“1+233”工作体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先锋、北方样板、山东龙头”目标,聚力聚焦“215”战略、“5·10”工程,奋力开创县域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促稳提质,实际到账外资稳定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以上,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各位代表,上述预期目标,综合考虑了国内外经济形势,体现了年度目标和五年规划的衔接。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215”战略、“5·10”工程的发展方略不动摇,锚定“全面领先、跨越赶超”的发展方向,努力创建繁荣之城、幸福之城、美丽之城、安全之城、先锋之城。

“繁荣之城”创建方面,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十大产业链条”“十大重点项目”“十大制造业领军企业”,持续优化生产力布局,大力推进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黄河国家战略,打造双循环体系下的区域性高端制造中心、现代物流枢纽和重要港口门户。

“幸福之城”创建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打造共同富裕样板示范区为目标,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十大民生事项”,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美丽之城”创建方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坚持城市乡村齐头并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十大城市区片”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构建城乡一体的全域大美格局。

“安全之城”创建方面,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健全各类风险防控体系和安全机制,提升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构建覆盖全域的公共安全体系、高效协同的社会治理格局。

“先锋之城”创建方面,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推动各项工作创品牌、育亮点、争先进,在新的时代坐标中坚定“全面领先”的奋斗取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三、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政府系统将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产业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具体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现代产业培育,努力实现综合竞争实力的新跃升。深入实施“规模扩张、内涵提升、环境友好”三大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聚力培强先进制造业。聚焦“五大产业”“十大链条”,通过链式运作、集成发展,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能级。高端石化产业,以“全产业链”为方向,推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中交,加快建设尼龙66、润和催化剂、新材料扩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新材料、高端非织造布等项目,延伸拓展高端化工和化纤纺织产业链条。高端铝材料产业,以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为契机,加快建设高端轻量化铝板带、再生铝保级综合利用等“高精尖”项目,打造全市首个千亿级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全力突破汽车整车生产和高端游艇制造,推动汽车及零部件和海工装备产业链条向系统整合、绿色转型方向发展。食品加工产业,加快落地葡萄产品深加工研发中心、鼎丰豆类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推动葡萄高端制品、粮油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向品牌化、精深化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锻精拉长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数字与信息技术三条产业链,建成投用国家管网LNG一期、中石化LNG一期、华为创新中心、齐鲁卫星地面站,加快推进芯片、超算中心、物联网标识、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项目,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应用示范基地、环渤海云存储数据中心、极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抓好会展中心、科创中心、成品油中转基地、中储智运物流平台、道恩临港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会展经济、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依托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现代文旅、综合商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发展,抓好市民活动中心、港城城市综合体、嘉元艺术小镇、嘉元梦想公社、胶东枫情文创园等项目,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时尚商圈、特色街区和夜间经济集聚区。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旅游业收入达到99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8亿元。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坚持以港兴城、以港强产,整合港口资源,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2个LNG码头、裕龙岛航道和7个泊位建设,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依托千里海岸观光廊道建设,串联度假区、东海、开发区、裕龙岛等点位,打造魅力海滨经济廊和景观带。加快智慧海洋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做大做强海工装备、临港物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智能网箱、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全力争创省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年内,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9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5万标箱;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745亿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十大制造业领军企业”深耕主业、做强实业、引领行业,继续擦亮“龙口制造”名片。推动“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等高成长型企业专注细分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和行业话语权。推动骨干企业实施倍增计划、加速膨胀裂变,争取贡献更大份额。推动广大市场主体和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向“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梯次晋升。年内,新增市场主体1万家,其中企业3000家。

(二)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实现区域发展活力的新跃升。强化创新引领。加快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龙口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促成更多创新成果来龙落地孵化。加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联合攻关,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年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70家和190家。纵深推进“助才成龙”计划,发挥青年人才新政和人才集团作用,深化政企联合引育用计划,办好桑梓英才、产才融合、创业大赛等引才活动,努力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年内,引进各类人才55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50人。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品牌兴市和标准化战略,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推进改革攻坚。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行“标准地”改革和亩均效益评价,实施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四证齐发”,加快破解能耗、土地、环境容量等瓶颈制约。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国资监管机制,加快3家国有投融资公司发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深化财税、教育、医疗、医保、疾控、应急管理等领域改革,全力争取更多的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促进开放合作。坚持内引外联、双向共济,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区片招商、基金招商,积极承办高端峰会、专业论坛和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吸引更多“三类500强”企业、头部企业、外资企业和产业链延伸项目落地龙口。推进外贸创新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海外仓等新业态,支持企业深耕欧美市场、日韩市场,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积极开拓内销市场。打造特色园区。重点突破“六大园区”。高端低碳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和新材料科技产业园要依托炼化一体化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打造黄渤海南岸万亿级高端低碳新材料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为大数据产业园和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要瞄准前沿、面向未来,加快布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新兴业态,打造“四新”经济的策源地和集聚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和诸由工业园要扩大园区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高端制造企业进区入园、集聚发展。

(三)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三农”工作水平的新跃升。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市为目标,通过重点突破、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全域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打造百亩粮食示范区5个、攻关区20个,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以上。实施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和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计划,加快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育苹果、葡萄、草莓等特色品牌,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年内,培育科技示范主体50个以上,新增绿色食品认证2个以上,争创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10个以上。推动农村全面进步。聚焦美丽乡村建设提质扩面,加快诸由观镇美丽乡村样板示范片建设,打造省级美丽乡村5个。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厕改造管护长效机制,巩固农村违建治理成果,全域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年内,修建改造乡村道路150公里,完成供水管网改造村庄110个、清洁取暖改造7800户。推动农民全面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富民特色产业,全面提高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开展“三农”培训6000人次以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0人以上。

(四)聚焦现代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城市发展能级的新跃升。依托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长力,壮大中心城区规模实力,推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十大城市区片”建设步伐,拉开城市发展大框架。其中,度假区、诸由区片要加快布局滨海旅游和高端制造项目,打造东部区域的产城融合区和经济增长极。中村区片要加大招商力度,突破关键节点,打造中部区域连接东西的重要板块。北河区片、塌陷地区片、龙湾渔人码头要统筹生态治理和商业开发,打造西部区域生态保护、城市建设与高级商务有机结合的样板区。泳南新城、常伦区片、高铁新城、大数据产业园要加快核心地块开发,打通南部区域南山区块与城市新区的板块阻隔。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新城提升、老城更新和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市建设,高标准建设中央商务区,加快黄县大道提升改造,实施口袋公园、美好花园建设和港城大道带状公园提升工程,抓好3个棚户区改造和3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矫家河、泳汶河景观打造,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设,完成2个LNG配套外输管道工程。年内,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管道天然气用户3000户。加快潍烟高铁建设,纵深推进交通公路三年提档升级行动,抓好G228龙口境内改建,实施石黄公路、苗四线大中修改造工程。年内,新建、改扩建城区道路26公里。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5G基站80个,新增汽车充电桩1000个。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扎实推进智慧城市、精明城市建设,发挥好城市运营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作用,实时感知城市运行状态,大力推行智慧出行、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积极开展智慧社区创建,推行城市治理系统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公共服务便民化、城市环卫市场化,实现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年内,全力创建省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

(五)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新跃升。完成新一轮“四减四增”任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双碳”行动。严格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动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有序退出。加快实施绿色能谷项目,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农光互补发电、LNG冷能综合利用等清洁能源产业,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电力、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绿色低碳改造,推动落后产能企业关停退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全面推行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节能门窗、绿色建材、绿色照明,加强城市公交、出租等领域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推进污染防治。强化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开展工业排放、建筑扬尘、道路运输、散煤堆场集中整治,严控烟花爆竹燃放和农村秸秆焚烧,推动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加快泳汶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实施北河、黄水河、八里沙河、河口于家河综合治理,规范入海入河排污口管理,加强王屋水库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完成5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市控以上重点河流水质稳定达标,省控及以上河流入海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建成投用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和全生物降解塑料项目,加强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升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加强生态保护。强化“三线一单”刚性管控,深入落实河、湖、湾、林、田长制,加大生态湿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推进南部山区废弃采石场、关闭矿山恢复治理。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做好黄水河、泳汶河生态基流保障,加快再生水综合利用、王屋水库增容、黄水河拦河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系统开展河湖海岸线治理。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新增人工更新造林160亩,退化林修复8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3%。

(六)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努力实现人民生活品质的新跃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年安排民生投入87亿元,精心办好20件为民服务实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18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基本医疗待遇调整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权益保护,落实好城乡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新标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分类帮扶。年内,争创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健康龙口建设,扎实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保障群众就医用药,扩容发热门诊资源,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推动“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加快妇幼保健院新建工程,免费开展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和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纵深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实验幼儿园、第三实验小学、嘉元艺术小镇中小学新建工程。加快建设高级技工学校实训楼,开展德国“双元制”教学合作。加快中心敬老院建设,加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纵深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创新开展志愿服务,提升文物安全保护水平,加强非遗文化传承,办好龙口马拉松赛、孝德文化节、市民文化节、文化龙口欢乐行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强化“实名记录、终身追责”“强制培训、漏训追责”制度执行,常态化抓好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推进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事要解决”,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网格化基层善治模式,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深化公安三年作风整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扎实开展禁毒、反邪教、反电诈、反恐防恐工作。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强双拥共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边海防工作,全面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等事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七)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努力实现市场主体活力的新跃升。对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健全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政策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突出“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网通办”,落实“负面清单”“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机制,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推进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擦亮叫响“龙e办”品牌。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深化政银企合作,鼓励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升信贷规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支持银行机构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全力维护金融稳定。以创建省级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为引领,全流程服务上市和拟上市企业。年内,力争新增上市企业3家,2家上市企业实现再融资,从资本市场融资20亿元以上。持续优化社会诚信环境。以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承诺、信用评价、联合奖惩、信用修复等机制,全民普及“龙信分”,创新“信用+”融合模式,推广“信易批”“信易贷”,让诚实守信蔚然成风。持续优化企业成长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深化“大小专员”服务企业制度,“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让企业家放心经营、安心发展。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要求新作为。政府系统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执政能力。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

(二)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八五”普法,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切实加强审计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三)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政府效能。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大力整治文山会海,精准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弘扬“严真细实快”作风,深化“一线工作法”,运用“挂图作战”督导、“蓝黄红”三色管理和干部执行力考察,“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动工作落实。

(四)加强廉政建设,严守纪律规矩。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三公”经费,严控一般性支出,让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关键处。

各位代表,“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承载着75万人民的期盼,我们步履坚定、豪情满怀,阔步踏上“全面领先、跨越赶超”的壮丽征程,自信自强的龙口定能不负时代、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龙口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逐梦奔跑、笃定前行,为实现龙口“二次腾飞”、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县域现代化强市而不懈奋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